先插管再转运!8旬老人患重症肺炎,一度病危
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记者 焦守广 通讯员 石晓红
透过病房的窗户,外面高耸的机械设备正在热火朝天地工作着,一位83岁老人躺在病床上静静地看着窗外的一切,阳光温暖地洒在窗前。谁也不会想到,这位老人20多天前因重症肺炎、呼吸衰竭一度病危,插着气管插管转到了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。
11月5日晚9时余,老人插着气管插管,在转运呼吸机的辅助下转到了中心蟠龙山院区监护病房,重症肺炎、呼吸衰竭、休克……刚转来时老人的情况十分不容乐观。监护病房医护团队立即在超声引导下植入颈内静脉建立通道补液,并行床旁气管镜吸痰清理气道,同时予以抗感染、营养支持、镇静镇痛、体位治疗等一系列积极救治措施。
在医护团队的共同努力下,老人病情得到控制,随即启动脱机程序。老人因脑出血并梗塞病史长时间卧床,呼吸肌力不足,常规的人工鼻老人不能耐受,果断采用高流量呼吸机接T管辅助脱机,大大缩短了有创机械通气时间,让老人得以顺利拔出气管插管。
撤离呼吸机后,老人被转往17楼重症康复病房进一步治疗。在继续抗感染、气管镜吸痰、营养支持基础上,进一步强化了重症康复理念,在亲人的陪伴和交流中,鼓励老人坐起活动,请康复师进行肢体功能锻炼,同时予以针刺针灸、肢体功能锻炼,通过一系列治疗,老人意识逐渐改善,脱离高流量吸氧,一般情况也逐渐稳定。
“中心领导多次强调重症救治不能只局限在医院和ICU里,在病情需要的时候,可以主动出击,积极参与院前急救。”中心监护病房专家介绍,在针对这位老年患者的抢救中,重症抢救理念和行动前移为老人的抢救占得先机。第一时间评估及实施救治措施,实现重症病人救治一条龙服务。
另外,重症医学精准医疗、目标导向医疗是保证救治成功的关键。重症病人既有共性也有更多的个性,在ICU一般操作规范下的个体化治疗、精准医疗为不同的重症病人提供最佳救治方案。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置管及抗休克治疗、每日床旁气管镜吸痰廓清气道、病原菌明确后的靶向抗感染方案、针对坠积性肺炎的侧卧位通气体位治疗、机械通气后ABCDE bundle(每日唤醒、自助呼吸功能锻炼SBT、精神状态评估、康复的早期介入)、高流量呼吸机代替人工鼻辅助脱机、以及重症康复的实施,每一步都是针对病人具体病情制定的精准医疗和导向治疗,这些治疗综合起来为患者成功脱机及恢复健康铺平了道路,为今后其他病人的治疗提供了参考。
专家-医生-护理团队的紧密配合为老人提供了最优化的治疗方案。从院前气管插管,到监护室抢救,再到康复病房巩固治疗,每一阶段都是团队合作的体现。中心重症医学主任王春亭教授在院外急救时,通过云ICU远程指导;在重症救治期间以及康复过程中,王春亭教授每日了解病情变化,随时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。在外科监护病房治疗期间,护理团队大大减轻了医生的负担。在重症康复阶段,中医科针灸、康复师肢体功能锻炼也加快了老人意识和肢体功能的恢复。纵观整个治疗过程,每一步都是团队合作和多学科综合治疗(MDT)的过程,这一理念的贯彻执行对每一个重症病人都大有帮助。
目前,老人还在重症康复病房里继续治疗。透过病房的窗户,可以看到外面高耸的机械设备正在热火朝天的工作,修建的正是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蟠龙山院区二期工程。随着公卫中心的医疗环境和医疗水平都在不断改善,这一例病人的成功救治也反映出公卫成立后带来的巨大变化。
找记者、求报道、求帮助,各大应用市场下载“齐鲁壹点”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“壹点情报站”,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!
来源:齐鲁壹点先插管再转运!8旬老人患重症肺炎,一度病危
- ·先插管再转运!8旬老人患重症肺
- ·58岁男子胸痛不止挂急症,医生
- ·糖尿病可逆转可停药?国内已明
- ·【原创】终结艾滋, 未来可期!
- ·老年人的“福利”被发现?医生
- ·2021年世界艾滋病日全球主题发布
- ·小CASE!有雷盛,选红酒何必有“
- ·聊城举办 “中医中药中国行—中
- ·厨房中的这3种食材,是尿酸“催
- ·起床后的3种行为,比白酒还伤肝